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渝中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司法保障职能作用,切实摸清企业需求,强化前瞻预判,优化服务保障,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一是深入调研问需求。结合辖区产业实际,深入走访重点产业、服务业集聚区,重点调研企业疫情期间存在的法律风险和矛盾纠纷,听取企业复工复产的司法需求和建议。结合渝中实际,重点调研疫情期间旅游纠纷投诉情况,预判可能出现的涉旅纠纷诉讼案件,指导行业主管部门有序开展线上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
二是出台措施强保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加大司法作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十条措施》,专条明确要求依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充分考量疫情对劳动关系造成的影响,加强与人社、工会、劳动仲裁委的联动协作。出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服务法律指引》,采用条目式、问答式的形式,对因疫情影响无法出游、滞留期间食宿费用、涉疫纠纷解决途径等10个问题逐一解答,并同步向辖区各大景区、旅行社、酒店进行发放1000余册,千方百计为有序复工复产排忧解难。
三是线上服务解疑惑。在区法院设置12368诉服热线和立案、执行、信访4部咨询专线电话,配备坐席员接听团队,及时进行释法答疑,为企业及当事人提供案件信息查询、诉讼咨询、联系法官等多重服务。召开“云会议”,视频连线辖区7家金融机构,解答金融机构关于复工后开展诉讼活动的法律困惑,送上温暖“司法大礼包”。开设“云课堂”,针对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案件,对来自区工商联、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进行线上培训,提升调解员化解纠纷能力,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四是快审快执化纠纷。开辟企业诉讼绿色通道,对企业因复工复产带来的资金、人员等案件进行快速立案,通过区诉调对接·速裁中心安排专门团队进行调解。绿色通道开辟以来,成功调解2件企业因购买口罩和额温枪引发的涉疫纠纷,促使其中1件当庭履行。利用远程视频庭审系统,高效审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大执行力度,快速兑现2起企业申请人执行案款50余万元,及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